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類風濕關節炎控制不好可致殘

隨著氣溫的下降,很多人身體的關節出現不適症狀。關節炎疾病是嚴重困擾健康的一大類疾病,其中的類風濕關節炎是對人類傷害最大的一種關節炎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就會致殘。據介紹,我國做過流行病學調查,類風濕關節炎的患病率是0.36%,如果按照13億人口計算的話,我們國家應該有400多萬到500萬人患病,40-50歲是患病的高峰年齡,女性為多。另外一類常見的關節炎是脊柱關節病,20-30歲的年輕人容易患病,以男性為主。骨關節炎主要是老年人易患,年齡越大發病越多。痛風性關節炎與生活改善有關。

  張奉春教授: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會長。

  ■關節痛或陰雨天酸痛,算不算關節炎的前兆?

  這一類情況裏面有一部分人最後發展為關節炎,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可能從有這種關節不適的症狀一直到最後也不發生關節炎。簡單地說,凡是關節炎的患者應該有不同程度的關節腫脹的表現。有的人受點涼,關節有些酸痛或者不適,從嚴格意義來講不叫關節炎,只能叫關節痛,也有人起過別的名字叫關節風濕症、涼性關節炎等等不同的名字,但是終歸這類病人不是有太大的問題。當無法鑒別這種關節的酸痛是否出現關節炎,應當去醫院看病。類風濕關節炎或者脊柱關節病早期也表現為間斷出現關節疼痛,症狀是隨著疾病進展,疼痛越來越持續,並出現關節腫。經過現代的檢查能夠在剛剛出現關節痛的時候大體知道會不會變成關節炎或者是哪類關節炎。及早診斷治療對於預後會更好。凡是有關節症狀的應該首選風濕科。非常遺憾的是風濕在中國起步比較晚,還不是非常普及,沒有風濕科的,看骨科、看普通內科都是可以的,可以幫助做一個基本的鑒定。

  ■怎樣鑒別類風濕關節炎和骨關節炎?

  關節類疾病的診斷包括幾方面,第一,醫生要瞭解症狀,檢查體征有沒有關節腫、關節壓痛;第二,進行血清方面的檢查,也就是免疫學檢查,查查類風濕因數;第三,影像學檢查,拍X光片或者拍更先進的CT,看骨質的變化。綜合這幾方面的因素對關節的疾病做出最終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往往伴有關節腫,而骨關節炎早期沒有關節腫,只有個別人出現關節腫。類風濕關節炎可以遍及各個年齡段,而骨關節炎隨著年齡增加逐漸越來越發病多。從更深一層的發病機理上來說也是不一樣的。類風濕關節炎跟免疫有關,可能多少還有一些遺傳,而骨關節炎過去管它叫退行性病變,表明人的骨已經開始老化了,當然現代研究證明這種骨關節炎不僅僅是退行性病變,裏面也有一些免疫因素存在。所以這兩個疾病在影像學的表現、免疫學的表現都不一樣。

  類風濕關節炎引起關節變形的情況最突出,骨關節炎患者也有關節變形的,有些骨關節炎患者的手指末節關節兩邊長出結節,中間也可以長出結節,從外表上看上去也是變形的,但是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破壞變形與其不同,專業人員能夠區分出來。骨關節炎進展很慢,不像類風濕關節炎,後者不控制兩三年就會出現關節變形,骨關節炎的變形很多人是十幾年、幾十年,而且它的疼痛不如類風濕關節炎來得厲害。

  ■類風濕關節炎和骨關節炎在治療上有區別嗎?

  因為類風濕關節炎是跟免疫相關的炎性關節炎,因此在治療中是更多考慮能夠阻斷疾病的炎性因數從而阻止疾病進展。像目前就有針對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中一個重要炎性因數——腫瘤壞死因數的抑制劑,其療效就非常肯定。而骨關節炎目前為止更多的治療措施是止疼,因為沒有找到真正控制骨關節炎代謝異常退行性改變的因素。

  類風濕關節炎一旦骨出現破壞就是不可逆的,最終變成骨畸形。如果在早期,骨質沒有發生任何表現的時候就診斷出來,迅速阻止,那麼預後可以得到明顯改善。當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非常好的藥物能夠藥到病除,不過最近十年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發生一些改變,就是生物製劑的問世。生物製劑有幾個特點,第一起效非常快,有人打上去以後一天甚至幾天症狀就緩解了,而且非常強。傳統藥物治療只有60%-70%有效,它可以達到70%-80%,傳統藥物治療只部分緩解,總的情況緩解50%,用這個藥物可以70%、80%甚至100%緩解。國外資料證明,用傳統的藥物治療,儘管臨床症狀都消失了,但是一部分病人的骨頭破壞還在繼續,而生物製劑可以控制臨床症狀並停止骨頭破壞,在疾病早期使用生物製劑可以使關節不變形,非常有利於患者管理自己。現在最常用的是腫瘤壞死因數拮抗劑,國內主要使用的是進口的Enbrel,是1998年在美國獲得批准的依那西普(恩利),以及其他生物製劑。最近十幾年由於生物製劑的問世,類風濕關節炎還是得到很多的改善。如果進行早期阻斷,關節就不會變形了。
返回列表